拉制玻璃珠的制作技術可能源于古代印度,這類珠飾外形細小,珠體無任何裝飾,直徑通常僅5—6mm,呈半透明或不透明,有藍色、淺藍色、綠色、黃色、紅褐色、橙色、紫色、黑色等。其數量巨大、分布廣泛,是古代各地相互交流中一類非常重要的貿易品。
弗朗西斯(P.J. Francis)[1]將廣布于印度洋沿岸及太平洋西岸不同年代地層中的細小單色拉制玻璃珠稱為“印度-太平洋單色拉制玻璃珠”,簡稱“印度-太平洋珠”。他認為這些珠飾起源于公元前4世紀的印度南部,并在往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中穿越或沿著海灣向東西方傳播、貿易。
大量運用科技考古技術后,分析結果顯示“印度-太平洋珠”實際上包括多個成分體系的玻璃:鐵器時代在印度南部生產的這類珠飾以礦物堿型鈉鋁玻璃為主,同時發現少量中等鈣鋁型鉀玻璃;而包括合浦在內的嶺南地區,出土的珠飾以中等鈣鋁型鉀玻璃和低鈣高鋁型鉀玻璃為特色成分;中等鈣鋁型鉀玻璃拉制珠的分布也非常廣泛,曾流行于斯里蘭卡、泰國南部、馬來西亞北部、越南南部、柬埔寨、韓國等地[2-3]。故有學者推測鉀玻璃來源是多源的,在南亞和東南亞以及華南地區可能有多個制作中心。
在合浦,這類拉制玻璃珠飾出土于100多座自西漢晚期到東漢的墓葬中,共計超過3萬粒。單個墓葬的出土數量多少不一,少則一顆,多可達數千。據統計[4],廣西出土玻璃串珠最多的一座漢墓是合浦九只嶺6A號墓,數量達3906顆。合浦母豬嶺5號漢墓,風門嶺26號、23號漢墓,堂排3號漢墓等墓葬出土的這類珠飾的數量均過千。這些玻璃珠飾或獨立成串,或與其他材質的飾品組合出現。
與印度南部和東南亞克拉地峽兩側鐵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細小拉制玻璃珠不同,合浦漢墓出土的淺藍、深藍色拉制玻璃珠多以中等鈣鋁型鉀玻璃和低鈣高鋁型鉀玻璃制作,并主要以鈷、銅離子呈色,而前者中鈷含量相對較少,并多以銅、鐵離子,以及錫酸鉛等化合物呈色。另外,合浦所出的藍色系拉制珠外觀上呈透明或半透明質,外形直徑相對較大,外表也更光潔潤澤,故研究推測這類拉制玻璃珠可能既有由域外直接輸入的,也有相當數量或是用相同技術在本地制作的。